冬至進補 增強體質抗病力


十二月廿二日就是冬至,是廿四節氣中白晝最短天氣最寒冷的日子,育群中醫診所院長林名育醫師表示,中醫講究依時令調養,針對體質在此時進補,可滋養元氣,有助營養吸收,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。

冬至和夏至都是自然界陰陽之氣消長的重大轉折點,體質不佳的人很容易在此時生病。從中醫觀點,大地萬物都是春生夏長、秋收冬藏,人體在秋冬時節活動少,營養較易吸收和儲藏,冬至之後,白日漸長、夜晚漸短,氣候將慢慢由寒冷轉為溫熱,此時進補可祛邪扶正,強化體質。

林名育醫師指出,過敏疾病和慢性病宿疾容易在天冷時發作,主要是和體內的寒邪之氣有關。古時候中醫會配合節令利用夏至的「三伏天」或冬至的「三九天」,以中藥在穴位上敷貼,幫助體內驅除寒邪,進而達到治病的效果。同樣的,利用冬至這個時間點,好好以中醫藥調養,可以為來年健康打好基礎。

冬至適合怎麼補?林名育醫師建議,黑芝麻、核桃等都是適合冬至暖暖養生的食材。由蓮子、芡實、茯苓、山藥組成的四神湯,性味平和,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食用,產後、病後身體虛弱或寒性體質者,可以十全大補方搭配應景的菇類食材煮湯,促進新陳代謝、滋補強身。

麻油雞、薑母鴨、羊肉爐,通常較為燥熱,如果吃完補品覺得睡不著、長痘痘、嘴破、便秘或痔瘡出血,就表示補過頭了。罹患感冒、皮膚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患者,最好諮詢醫師判別體質,才會補得更安全健康。

另外,冬至習俗上要吃湯圓,不同的體質可選不同種類湯圓,體質偏熱者可吃些山藥湯圓,手腳冰冷虛寒者不妨吃桂圓酒釀,不過,湯圓是糯米製品,較不易消化,攝取上須節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