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病夏治 把握盛夏治過敏

woman surrounded by sunflowers

最近高溫不斷破表,節令即將進入一年中氣溫最高、潮濕、悶熱的「三伏天」。育群中醫診所院長林名育醫師指出,中醫常用「冬病夏治」治療過敏,就是掌握一年當中最酷熱的月份調理體質,想改善長年的過敏症狀,正當其時。

時序進入盛夏,今年的 7 月 7 日(星期五),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「小暑」,在小暑與秋分之間,出現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悶熱的日子就是「三伏天」,每年大約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

三伏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統稱,按中國農曆氣候規律,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,第四個庚日為中伏,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。

伏代表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,三伏天的「伏」是指「伏邪」,即中醫所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「六邪」中的暑邪。

林名育醫師表示,有哮喘、鼻過敏、慢性支氣管病等過敏體質的人,常在冬天陰寒的日子病症加劇,夏天吃了生冷食物或進出冷氣房,過敏症狀就大爆發。人體在三伏天正處於陽氣最旺盛時候,配合節令補充元氣,增強免疫力,即可緩解過敏宿疾。

中醫是利用三伏天進行「三伏貼」治療,在大椎、定喘、肺俞、腎俞等穴位上敷貼熱性中藥,疏通經絡調節臟腑,達到調理體質的目的,除了穴位敷貼,內服中藥或針灸治療,也同樣能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作用。

根據研究顯示,穴位敷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並減輕氣喘症狀,也能同步緩解其他如過敏性鼻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腸胃功能不佳等病症。

林名育醫師提醒,有人形容「三伏天」是「苦夏」,在此期間,很多人會出現身體乏力、精神不振、工作效率低和體重減輕等現象,有過敏體質的人要避免接觸過敏原,少吃冰飲、涼性食物,不要整天待在冷氣房,出汗後不可直接吹空調,以免損傷人體陽氣,在出汗多的伏天更應多補水,才能安渡度苦夏。